往后余生,静而不争

发布时间:2021-09-15 浏览量: 881

往后余生,静而不争

韩九叔 洞见 昨天

图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洞见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48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图片
作者:韩九叔

来源:国学文刊(ID:guoxuewenkan)

不是所有呐喊,都能有回音。

往后余生,静而不争00:00/06:15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赏新晴朗读音频
图片

人这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恍惚之间,已过半生。 

前半生是贪婪,一直索取,患得患失。 

到了某个年龄才发现,那些曾经让我们耿耿于怀的,早已变得不再重要。 

那些曾经让人心心念念的,如今已不再想要。 

平和的心态,是岁月最好的馈赠。 

余生可贵,请别浪费,往后余生,静而不争。 


01

无缘之人,不留

什么是缘分?

有人把缘分分为三个等级: 

可遇而不可求的,属上等缘; 


可遇亦可求的,属中等缘; 


可遇而无需求的,属下等缘。 

缘分何等,均不离“珍惜”二字。

缘分,是命运纠缠的丝线,线断了,就意味着缘分就到此为止。 

缘起缘灭,只是命中注定的一瞬间的事情。 

有人志同道合,就有人分道扬镳;有人不离不弃,就有人不仁不义。 

三观不合的人,没必要促膝长谈;缘分已尽之人,没必要苦苦纠缠。 

时间如筛而非碗,总装不了某些人。

被过滤的,也不一定是杂质,只是时间已到,缘分已尽,命中注定你我再无瓜葛。 

《了凡四训》里讲:“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往事再美,也与今日无关,往后余生,从今天开始。 

人活一世,我们唯有安放好过去,善待当下,方能对未来负责。

图片


02

已逝之情,不念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世间最难熬的,莫过于徒手摘星,爱而不得。” 

人生难圆满,多半因情生。 

情是动力,也是羁绊。

总有“对不起”,没能等到那句“没关系”,就演变成“还不起”。 

有的人,不知拥有多深的情缘,才与我们携手一程。 

总有轻描淡写的“没关系,你去忙吧”,在人心头,烙下一生的遗憾。

有的人,不知攒了多久的缘分,才换来今生的血缘关系。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总有相遇,只为错过。 

无常和因果,谁也躲不过,我们能做的,只有:

缘来惜缘,缘去随缘。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遗憾也好,悔恨也罢,都是天意弄人。 

珍惜眼前人,方不负此生。

图片


03

定局之事,不争

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早已成定局。

不是所有执着,都能水滴石穿;不是所有呐喊,都能有回音。 

曾看过一个故事:师父让弟子去烧一壶开水,水烧了好一会才发现柴不够。 

有弟子说:“快去砍柴,还来得及。” 

有弟子则说:“可以去买柴,煮饭也能用得上。” 

这时,师父反问道:“为何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

师父一席话,不仅解决了当下困境,还让弟子乃至世人深思取舍真谛。 

不争定局之事,不是让人轻易放弃,遇到困难时,肆意“倒水”,而是寻觅更适合当下的解决方法,避免盲目执着。 

很多时候,放下,比拿起更难,但更有意义。

图片


04

人间纷纷扰扰,唯有内心安宁,才能静度此生。 

别跑太急,停下看看,美景不只在终点; 

别拿太多,放下一些,愿你能轻装上阵。 

别爱人太满,留点自己;

别强求太多,一切随缘。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不留无缘之人,不念已逝之情,不争定局之事,静而后安,得畅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