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见字如面!开学伊始,一家三地。厉兵秣马,中考在即。正兀自焦虑,不知道该营造怎样的仪式感“走心”,助力女儿进一步激发心理能量和学习能力。开学之际,不在你身边的妈妈遂提笔垒汉字。或许这般牵挂、这般认真、这般絮叨,至少能博女儿微微一笑很倾城呢。
妈妈知道:龙应台写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这段流传甚广的鸡汤文字,已经无法打动你。
但妈妈也知道:“青春期遭遇更年期”这个梗儿,具有化解咱俩之间战争的魔力。这还是在你爱听故事的年龄,妈妈讲给你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审计先生经常出差,他爱人和上中学的女儿回到家里“反目”,电话打斗过来找他评理,审计先生发挥聪明才智息事宁人后,转身对同事幽默起来:“唉,青春期遭遇更年期”。这句话能够使咱俩化干戈为玉帛,不只是因为第一次讲完故事我们便相约以后不冲突,更因为我们懂得,聚少离多的日子,太值得珍惜。
还记得你刚入中学,大堆科目扑面而来时你的手足无措,首次担任合唱团钢琴伴奏时你的辗转难眠,刚进入青春期面临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时你的忐忑不安......妈妈虽不在身边,但感同身受,知女儿辛苦不易。
不止妈妈是这样,还有很多从事审计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的孩子甚至还没你大,也是这样。长大了你就会慢慢懂得:这是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经常调侃自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这也是一种基于责任感使命感的奉献和担当。在打造审计铁军的队伍里,孩子,永远是我们最低的泪点和笑点。
记得你4岁时,懵懂问及人的生老病死,哭着扑到我怀里说“妈妈,我不想让你死”的时候,我意识到了永久的陪伴是精神的陪伴,并写下了《妈妈永远陪着你》一文作为纪念和警醒。虽然经常早出晚归,出差在外,也勉励自己纵然做不了家中倚窗盼子、灯下飞针走线的居家良母,但也要学做孩子心灵的支柱和精神的守护神。结合经常差旅的特点,我也会随时采买土特、拍摄外地风土人情、搜罗奇闻趣事,为你打开另眼看世界的窗口。就这样看着你随心于学业功课、兴趣于琴棋书画、关切于奇技淫巧,自信于文功武打……从家门口台阶上坐等爸爸妈妈回家的乖乖女,到已经独立穿梭于家、校之间的大姑娘,健康快乐、善良坚韧地成长着。
去年,班级老师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杨绛先生的名著《我们仨》,并各写一篇“我们仨”。想象不出你们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怎么去理解大师那种阅尽人间的恬淡和阴阳两隔的倾诉。但看到你平静简述妈妈在外地工作经常不在家的简短文字上,老师批注的“孤独啊! ”,我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好在妈妈赶在截稿日期前完成了这个弹性作业,并排在那期班级公众号的“头条”,妈妈负疚感的内心也稍微舒缓了一点。
今年春天,学校为你们举办十四岁生日会,虽然妈妈照例缺席,没能现场欣赏你用心参与组织和演出的表演,但响应学校要求给孩子写信,得知你在宿舍怪声怪气但不无自豪地当众朗读妈妈凑的满满一整页顺口溜时,得知你获评优秀学员时,由衷感到了不找客观理由、积极参与你成长的做法是对的。
巾短情长,暂止笔。妈妈感谢你虽然对审计具体内涵不知,但从小到大看新闻,一有“审计”二字,就会唤起作为审计小家属的敏感性和自豪感。妈妈知你开学了,远在千里之外,利用午休时间啰嗦半天,无非希望你克服妈妈不在身边的或有不便,理解我们各尽其责的涵义。那就让我们相约:年终盘点家庭大事时,我有我的骄傲,你有你的精彩!是为祝。
深爱你的:妈妈
2017年8月31日 中午
作者:审计署南京特派办 张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