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洞见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91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龙靖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会有这三种表现音频:00:0010:17有人说:“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温和而有力量,谦卑而有内涵。”
深以为然。
狂妄自大,不过是因为浅薄无知罢了。
一个人真正见识过了世界的广阔,往往会变得更加低调,因为他知晓了自身的渺小。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
只有知道了自身的局限性,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日益精进。
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喜欢炫耀什么。”
确实如此。
人为什么要炫耀呢?也许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
那么,为什么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呢?究其根源,实则是自己不够认可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面对别人的怀疑、鄙视会生气,甚至会自我否定,根本原因是不够自信。
如果足够自信,即使面对别人的怀疑、鄙视,也会内心坦然;如果足够自信,也就不会过分期盼别人的认可了。
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为何呢?
因为他知道,外界的夸奖,并不能抬高自己,他还是原本的自己。
有些人炫耀,是为了展示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
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越是见过世面的人,姿态反而会越低;只有坐井观天的人,才会只看到自己的“优秀”,却看不到世界的广阔。
北大开学的时候,有一名新生看到路过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于是请求老人帮自己看着行李,自己好去办手续。过了一个小时,这名新生才回来,发现老人依然在原地看着行李,心中很是感激。在开学典礼上,这名新生发现,那位帮自己看行李的老人,竟然就座在主席台上。后来他才知道,那位老人就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会尊重、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见识浅薄的人,往往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来抬高自己。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面对他人的无心之过,往往会选择宽容。他们一旦发现别人的错误,便喜欢步步紧逼,把对方批判的一无是处,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能够容得下他人缺点、错误的人,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子路对孔子说:“都是我的错,书房本是我在管理,如果我在雨季到来之前,把书房检查一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颜回对子路说:“这不怪你。这些天我一直在书房看书,发现了屋顶的破损,却没有在意。如果我上点心,书就不会被淋湿了。”孔子说:“这不怪你们,按照惯例,书房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都要重新加固的。我因为忙,忘了提醒你们,这是我的过错呀。”有人说:“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疯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了。”越是见过世面的人,就越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所以他们会不断地通过反省来完善自身;而见识浅薄的人,自认为“完美”,所以从不会反躬自省。真正的见过世面,不是见过多少人,去过多少地方,而是见识与格局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