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舞弊手段的变化非常迅速,组织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面对舞弊。虽然外部审计在预防潜在舞弊行为上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但在揭露舞弊行为方面的作用有限。因此,组织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反舞弊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舞弊,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最先采取应对措施。笔者结合之前的课题研究成果,就内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舞弊审计的思维、方法与手段,提出以下见解。
在舞弊审计中常规的思维是应当思考谁进行舞弊、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舞弊、属于何种行为、造成什么损失、如何获利、违反什么法规、如何处理、什么原因所致、如何完善流程或制度漏洞。想要更加有效地开展舞弊审计工作,换位思考很重要。
从舞弊审计经验来看,舞弊行为既是有目的而为之,必然会在舞弊后采用各种手段对其加以粉饰,使其表面上看似合理,让其他人不易觉察。审计人员要想查清这些舞弊行为,需换位思考,站在舞弊者的角度去思考舞弊的可能性,如哪一项工作最可能为舞弊者提供机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员各存在何种舞弊机会?倘若存在舞弊,他们是如何顺利通过交易审批、确认程序的?
另外,随着舞弊手段的不断变化,舞弊侦测技术也随之发展,舞弊审计应当以预防而不是侦查为目的。查证舞弊事实后,应主要分析舞弊形成的原因症结,从根源上堵塞漏洞。因此,在舞弊审计工作中,需要经常将舞弊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联系在一起。
发现舞弊线索的渠道方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我国,舞弊审计重要的线索来源渠道是举报、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偶然因素、纪检监察、案中案。作为内部审计部门,为获取更多及时准确的舞弊信息,必须能够在组织内建立相关渠道,以便尽早发现和控制威胁组织生存发展的舞弊事件。
识别和发现舞弊的有效方法——红旗标志法。许多舞弊在早期都具有一些共性的预警信号,如果审计师能够及时对这些敏感信号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可以尽早发现舞弊事实。红旗标志法,也称舞弊风险因素法,其实质是组织内的管理层在总结以往舞弊情况发生的基础上,整理归纳舞弊发生可能性最高的相关经验,以警示他人注意舞弊发生可能性以及发生的特征。当然,这种警示内容表现为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薄弱的一些主要环节,它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受红旗标志制作者的经验、专业知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红旗标志法是内部审计识别、发现和调查阶段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审计取证的方法。在审计取证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审计证据的来源,如文件资料、内部审计报告、分析性复核、函证、专家意见等。内部审计人员对此要非常清楚,才能运用各种方法从相关来源中查出矛盾点、不合理点。在取证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灵活运用多种舞弊审计的综合方法发现和揭露舞弊。因舞弊审计具有特殊性,除了常规审计中会用到的如查阅资料、分析性程序等方法外,可以更多地运用一些非常规审计的方法,如停止供应商款项迫使其说出详情,等等。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必须充分、可靠。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审计工作中的信息化水平还远远满足不了审计工作的需要,舞弊审计工作中大多数还采用手工操作(占51.98%),计算机审计技术等现代舞弊审计手段应用普遍还处于较低水平(占34.22%)。因此必须探讨现代的舞弊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例如,世通舞弊案揭露者之一的哲恩.摩斯发挥自己的电脑技能,利用信息部安装和调试新系统的机会,获得了进入会计系统的方法。鉴于世通很多有疑点的资本支出都是由总部化整为零,转嫁至各地分支机构进行记录,摩斯进入电脑会计系统后,将取证重点锁定在“内部往来”,最终成功地收集了世通将20亿美元经营费用“包装”成资本支出的直接证据。
(资料来源《审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