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地税合并,利在当下,影响深远

发布时间:2018-03-15 浏览量: 577




国税地税合并,利在当下,影响深远

指尖上的会计 / 2018-03-15 153 0
文字  正常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很多企业老板会吐槽企业税负重。一帮人会跳出来反驳,说企业存在偷漏税的现象。如果把偷漏税的因素考虑进来,企业实际税负并没有那么重。这是事实,究竟是税负重导致了普遍的偷漏税,还是因为普遍的偷漏税导致了名义税负重。无论答案如何,都不是正常的情形。

当年搞分税制,把税务一分为二,从此企业要分别向两个税务机构负责。今天中央要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是合了好啊,光是企业办税的跑路费就能节省不少。国税地税合并,这也可以算是为企业减负。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该改革方案中有一项,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此消息一出,万众沸腾。但我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消息不会感到意外。因为2016年营改增结束就注定了国税和地税会重新走到一起。

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是1994年设立的。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开始“分灶吃饭”,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划分,税收征管系统也开始一分为二,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

分税制

国税、地税“分家”,一分就是24年。当年分家,有特殊的背景、特定的原因,应该说有它的合理性。现在进行调整,合并国地税,是适应于新时代征管体制的一次优化调整,同样也有它的合理性。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开场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客观的分析,把税务一分为二,企业同时向两个税务机构负责,弊端十分明显:

1)站在政府的角度,税务的征税成本高。国税、地税税收体系复杂,税种繁多,两套机构需重复配置相同的资源,包括办公场所、设备、后勤、以及职员的工资、福利等,而这些成本与费用支出都需要纳税人来承担。

2)站在企业的角度,增加办税工作量,增大了办税成本以及应对税务检查的负担。最起码的,企业办税的跑路费就要凭空增加一倍。国税地税合并,可以算是切实为企业减负。

3)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税制复杂,理解起来就困难,会增加工作出错的概率,加剧企业的税务风险

现在国地税合并与24年前国地税分家面临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信息化社会,IT、网络、人工智能让税务管理思路有了突破。因此,这次国地税合并的积极意义不仅仅是修正上述弊端。从长远看,国税地税合并还可能产生以下深远影响:

①税控全国一盘棋,更精准、更严厉。

由一个机构统筹税务,可以打破部门墙,更容易堵塞住漏洞。国税、地税合并后,会产生规模效益,应付日常事务的税务人员会大量减少,精简下来的人可以充实税务服务与税务监管、稽查领

税收优惠政策有望统一,地方随意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抢夺税源的乱象可能终止。

我们能在税收洼地看到诸多注册的挂名公司,这些公司所有的经营在另一个地方进行,而公司注册在税收优惠区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本位主义的原因,也有税收立法方面的原因。税务统一管理后,有望全国一盘棋,堵住这样的损整体、补局部的漏洞。

③全国统筹,切实为企业和个人降低税负

我国企业税负痛苦指数一直比较高,企业税负重又会导致企业生存压力大、竞争力不足。税负重一直受诟病,特别是特朗普在美国推动减税后,我国减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国地税合并后,税收征管成本能大幅度降低,这就给减税留出了空间,减税重点建议聚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④税务服务得到改进,网上办税会成为常态。

国税和地税合并后,征税系统可以对税务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可以有效整合技术人员,加大力量建设统一的税收电子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网上办税会越来越便捷,会越来越高效,这又会反过来降低税收征收成本。

⑤电子发票会逐步普及。

与传统发票相比,电子发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节省了商家的成本,一方面是发票制作、开具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发票的寄送成本,这点对电商类企业非常重要;第二,假发票可能会绝迹,长期困扰会计做账的难题将得到根治;第三,开具发票的门槛降低了,开发票不再是难题,以票控税会得到更好地贯彻。

除此之外,电子发票的普及将让财务大数据网络化、信息化,税务对企业的纳税监控可以电子化、网络化,及时化、预警化。一方面这会降低税务稽查工作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让税务稽查发现问题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这将极大地提升税务工作的权威性。

电子发票有这么明显的优势,我相信未来税务会加大力气推广。